我是这样看教育的

这几天好好想了想教育这个问题,刚好在罗辑思维听到罗胖子关于这个问题的见解,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所以现在很想讲一讲自己的看法。首先,我想从更大的宏观方面的原因来分析一下教育。有一句话我是百分之百认同的,就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回顾历史,人类历史的进程不是直线的逐渐地上升,而是在某几个关键的时间点产生爆炸性的变化。我们可以自己回想一下历史,这些决定了人类进程的时间点有哪些?一战、二战、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基本上就是这些,无一例外,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与科技水平进步有关。这个我不想再多说,总之,人类进步不是因为有了一种什么新的政体、或者是有什么人干了什么特别厉害的事,直接的原因、根本的原因是科技的进步。
那么,一个国家要想发展,最好的途径就是发展科技实力。我认为,可以简单的把发展科技它分成两个步骤,一个就是由科研机构将技术研究出来,再由其他人将其付诸实践。一般来说,科学研究只需要、也只能由少部分人完成,说他只需要,是因为目前我们研究出来的科技已经领先于我们广泛应用的科技大概几百年;说他只能,是因为科研可以说是一个领域里的金字塔,只能由少说“精英”完成,其他人是难以完成的。那么,国家真正想要发展科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大批真正将科技付诸实践的工作者。这批人,就有点像IT界的码农。我本身会关注一些消费类电子产品,比如说电脑、手机这些东西,你可能也会发现,手机厂商所宣扬的这些“黑科技”的真正的科技原理都早已经被发现,而手机厂商,或者说他们的产品供应商做的,不过就是继续发力,将其中有用的变现。我本人是学电气的,我本人目前比较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其实电网的基本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完备的了,现在电网做的基本上就是不断提高输电等级,10kV,330kV……说实话,这其中的原理人们早已知道,需要的不是像牛顿这样聪明的科学家再来提出一个万有引力定律,而是需要其它人来解决一些边边角角的细节问题。这不仅只存在与几个行业,纵观全世界的各个行业,人们做的都是这件事——解决边边角角的细节问题。有过任何工程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些任务看似简单,但实际解决起来,花费的时间往往会超出预计。我曾经做过一个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大概就是需要根据距离传感器去追踪物体,按理来说,我们只需要三个方向的距离传感器判断大概的方向,然后控制小车的方向。想起来应该非常简单,但实际应用中,我们先是因为距离传感器测距不准拖了大半天,接着,控制小车时,即使两轮给的转速一样,小车也不能往前走,再然后,由于小车轮胎转速过快,马达直接被烧掉了。总之,真正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细枝末节。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大多数院校,工科无论是十字还是资金都占有更大的比例。
所以说,国家想要发展科技,需要做的就是培养一批人来处理这些边边角角的事。而本科生,以及部分研究生,可以说就是这样一批人。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国家培养这样一批人,不是希望中国能多拿几个诺贝尔奖,这对国家的直接实力毫无意义。国家真正需要的,是这批人,能将前人的科研成果变现,真正的去促进国家发展。我想,这就足够说明了,为什么国家要让一个孩子从小接受教育,并在这个社会建立起一种以教育经历的高低来判断人的高低的一种方式。我一起一直在想,国家为什么要让人接受那么多的教育(考虑到大多数人学的高等数学、电磁场这类课程在生活中基本用不到),并以教育的高低去衡量一个人,而不是让孩子去学习武术,绘画、写作或者进技校学厨师、当司机什么的,并以这些才能衡量一个人,毕竟这些才是更符合人自身的需求的,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这套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来说其实不是为了个人的身心上的需求,而是为了国家的需求。当然,并不是说这样做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国家为能顺着这条教育之路走下来的精英都提供了相当不错的生活条件,各种公司的高管、工程师这样的高薪、稳定的岗位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这套教育的制度也因为这一点满足了大多数的需求。毕竟,很多人一直奋斗不就是希望能过上一个富足、稳定的生活吗?从这一点上来说,国家的教育制度的却为大多说人提供了这样一个想要的生活。但是,我总是在内心感到一丝的不安。不是说我觉得这个制度不好,而是说,这个制度可能不是那么适合我自己。我总觉得,人应该是为自己而活的,而这样一个教育制度,借用我以前听到的一个说法,是“为他之学”而不是“为我之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古时,或者可以说没有科举这样的制度之前,人们读书,接受教育,是为了寻求内心的一种生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为了在加入大公司时,能有更强的竞争力,是为了让别人付工资养活自己而读书。我本身并不反感教育,我很喜欢读书,包括小说类、人文类、社会类、经管类的书籍,我都非常喜欢看,但老实说,我目前实在是对自己的专业课程里的那些书提不起兴趣,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类,实在是不太关心电机有几种励磁方式、或者分子里的电子是怎么转的,我目前还在学这些,毫不犹豫的说,完全是为了今后能有一份体面的生活。
对于教育,我不太想去说其他的坏处,毕竟,在我看来,这也是国家的无奈的选择,如果不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国力,在如今的这样的一个国际格局下,我们将没有立足之地。但是正如罗辑思维里的罗振宇经常说的,互联网已经到来,这是一次彻底的革命,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同时,我也很高兴自己能在这时认识到这一点,我还年轻,想要改变的化,我还有很多的机会,尤其对在大数据革命时代长大的我,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